搜索引擎的发展
从90年代末开始,互联网上的网站与网页数量飞速增长,网民的兴趣点也屈指可数的几家综合门户类网站分散到特色各异的中小网站去了。人们想在互联网上找到五花八门的信息,但由于人工分类编辑网站目录的方法受到时效和收录量的限制,无法再满足人们对网上内容的检索需求,于是搜索引擎在2000年后开始大行其道。使用蜘蛛程序在互联网上自动抓取海量网页信息,索引并存储到庞大的数据库中,并通过特殊算法将相关性最好的结果瞬间呈现给搜索者,搜索引擎的便捷使其成为互联网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以至于有相当多的人将浏览器的默认首页设为搜索引擎,甚至形成了将网站名称输入到搜索框中而非浏览器地址栏这样独特的网络导航习惯。
随着网站社区(SNS),(Blog),维基百科(Wikipedia)等如火如荼的发展,网民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者演变成信息发布者,人们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或见闻,是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
搜索成为人们消费行业的重要环节。随着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加深,当人们有消费需求或看到感兴趣的商品时,“搜索一下”已经是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以前,消费者依靠“货比三家”来对抗“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种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在,通过搜索引擎收集到的产品功能与使用情况弥补了消费者与推广商家间在知情权上的鸿沟,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依据。价格低的线上销售渠道也成为搜索热点,以至于现在出现了消费者为省钱而先到实体专卖店挑选合适型号大小货品再到网店付款下单的有趣现象。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能力的提高,从前仅限于图书音像和电子产品的网上购物正在向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迅速渗透。